空喊网 > 生活 > 正文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2023-09-22 19:19 来源:空喊网 点击: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刘歆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确定圆周率的人,比祖冲之早五百年,他第一个放弃自古沿用的“周三径一”圆周计算方法,把圆周率确定为3.15471,比后来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只差0.01312。刘歆发明的圆周率记录在他著的《移书太常博士》一书中,世称“刘歆率”。后来的数学家,都是在“刘歆率”的基础上,对圆周率进行精准计算,人们再计算圆周,都不再使用“周三径一”,而用圆周率,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汉成帝死后,汉哀帝继位,朝政大权逐渐落到王莽手中。刘歆曾与王莽共过事,二人关系十分密切。后因与人政见不合,请求外任。汉哀帝死后,王莽任命他为右曹太中大夫。后又任他为羲和、京兆尹,封红休侯,让他“典儒林史卜之官”,使他成为西汉文化学术界领军人。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3.14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中国的祖冲之首先发现的圆周率并准确的推断出圆周率π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3.14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圆周率л是这个符号是谁创造的

圆周率л是希腊文“圆周”的第一个字母,但是最早,人们用它和“直径”的第一个字母共同表示它。

但后来很多人用直径为1的圆,就嫌麻烦,于是1706年,数学家琼斯先使用了л作为圆周率。

数学中π是谁发明的

巴比伦人定出π大概等于31/8(3.125),埃及人测量结果稍为逊色,是大概3.16。

在公元前三世纪,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可可以是首个用科学方法计算π人,算出大概等于3.14。

拓展资料: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数学中π是谁发明的

刘徽。

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绩是突出的.早在三国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就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刘徽研究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这一成就比欧洲人要早一千多年。

祖冲之是和他儿子一起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当时条件很差.他们在一间大屋的地上画了一个直径1丈的大圆.从内接正6边形开始计算,12边形,24边形,48边形的翻翻,一直算到96边形,计算的结果和刘徽的一样.接着,内接边数再逐次翻翻,边数每翻一次,要进行7次加减运算,2次乘方,2次开方,运算的数字都很大,很复杂,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十分困难的。

祖冲之父子一直把边形算到24576边,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其近似分数是 355/113,被称为"密率".德国数学家奥托在1573年重新得出这个近似分数.当时,欧洲人还不知道在一千多年之前祖冲之就己经算出来了。

后来荷兰人安托尼兹也算出这个近似分数,于是欧洲人就把这个称为"密率"的近似分数叫着"安托尼兹率".日本数学家认为应该恢复其本来面目,肯定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研究的贡献,改称"祖率"才对。

最早计算出圆周率的人是谁

1、最早计算出圆周率的人是祖冲之。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祖冲之因此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2、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