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喊网 > 历史 > 正文

​话说沧州“遛百病”习俗的历史由来

2023-11-27 18:48 来源:空喊网 点击:

话说沧州“遛百病”习俗的历史由来

沧州的正月十六“遛百病

正月十五上元节前后的闹元宵活动,不单单在一个“吃”!其内容还包括耍杂技、表演武术、耍社火(踩高跷、跑旱船、舞狮、舞龙、扭秧歌)等;而正月十六夜的“走百病”(也称“遛百病”) 、“走桥、摸钉”则更具特色了。明清两代老北京盛行妇女们“走桥、摸钉”的习俗。元宵节狂欢的正月十六晚间,妇女们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手挽手,肩并肩地出游,头前一人举香开道,其他妇女随后,谓之“走百病”。相率过桥,谓之“度厄”。据说,不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而“摸钉”则是说妇女们去各城门洞摸城门上的铜钉,谓此举“宜男”,亦即“生男孩”之意。

“遛百病”在沧州是一个重要的民间习俗,每到正月十六晚上,全城所有的街道上人潮涌动,人声鼎沸。所有家庭成员扶老携幼,倾家出动漫步在大街上,悠闲地遛一遛,祈求把身上的不舒服全部遛掉,希望一年中百病不得,身体健壮,生活安康。夫妻、情侣、坐轮椅的老人、提花灯的孩子,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还能动的,就会走出来,与大家同享这一年一度的时刻。“遛百病”时,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些小额硬币,把它仍在街道上。据说硬币代表着头痛脑热的一些小毛病,钱滚动得越远,就代表小灾小病离自己越远。不少小孩子寻声捡着硬币,扔掉的是灾,捡到的就是福了。这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大多数人还是寄希望于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人们将过年剩下的所有烟花爆竹都搬出来放掉,色彩艳丽、形状各异的烟花在空中绽放,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不断。人们走着、笑着、说着、闹着,放眼望去,大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美丽的烟花,夺目的霓虹,绽开的笑脸,组成一幅不可多得的人间幸福美景,成为春节中最热闹的时候。

关于沧州的正月十六“遛百病”还有一个笑话,说是一位外地客人到沧州出差,下了火车刚出沧州站口,就被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吓着了,回头忙问车站工作人员:“是不是沧州闹地震了?”

据文献记载,“遛百病”的风俗始于宋代、盛于明代,明清时盛行于京城。最初仅限于妇女,旧时妇女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因此身体劳累,体质较弱,容易生病,每年忙完了年节,可以轻松一下了,古时候女流之辈大白天出门四处游走显得不成体统,于是便在正月十六夜里相约相聚聚,外出散步以驱除病邪,天长日久,便形成了大众化的传统习俗。

“遛百病”习俗虽不是源自沧州,但到今天,把这一民俗保留最久、活动形式最隆重、坚持这个习俗最为执着的则是沧州。该习俗在我国其他地区基本上已经绝迹了,只在沧州还在如火如荼地延续。“遛百病”,就好似沧州城年席上的压轴大菜,喻示着整个春节的结束。这一晚过后,一切才能步入正轨,该干什么干什么了。

沧州地区“遛百病”习俗的文献多见于清代,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如沧州、河间等地均为走百病,惟青县、南皮叫遣百病。其次在时间上,沧州、东光、任丘记载得都比较笼统,说在整个元宵节期间,其他县则具体到了正月十六。青县明确了是夜间出游,而南皮恰恰相反,为“日旰始散”。第三在内容上,河间、青县提到了病妇陶灸,延续了明代的习俗。河间、肃宁、青县、交河、南皮都有过桥,也属于旧传统的延续。沧州只说妇女群游,没有说明去哪儿游;东光也只说四乡游观,也没有很强的目的性;盐山说出门选胜,说了去形胜好的地方,但主体没有点明是妇女;吴桥妇女则因地制宜选择登城;南皮则比较细致地写到了结伴入庙,登阁走桥。最有意思的是献县。乾隆献县知县万廷兰的文集《计树园古文》中,有一篇《正室刘宜人纪事》,是写他的元配夫人刘氏的,其中写到:“献俗,正月上元,四乡妇女皆入城,曰走百病。入城者,必诣县署。予方出示禁止,而绅士力阻不可禁,述其古谚云:‘生不入县门,死当入地狱。’乃止。”这段文字补充了一个献县走百病的细节,那就是四乡妇女要逛城,不仅逛城,还要进县衙,拦都拦不住那种。民国《威县志》的记载似乎更详细些,不妨借来一观:“十六日,各乡士女争来县治,登城游眺,名曰走百病。妇女多进县公署瞻望知事夫人;知事夫人每盛装预备柿饼、核桃、落花生等物品投妇女前,群多取之,大欢笑去,俗名看太太。”现在不仅河北,山西寿阳、临晋,河南密县、辉县,湖南安仁等地也都有“遛百病”的习俗。

古老的民俗习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瑰宝,而这一民俗背后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如“遛百病”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孔明灯等易引发火灾,大量人群涌向广场、公园等地聚集,易发生踩踏、溺水事故等。民俗作为民族的象征和文化符号,活动中的一些不良做法确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改进,只有这样,民俗习惯才更能永久地传承下去,沧州的“遛百病”才能插上腾飞的翅膀,成为狮城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