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喊网 > 历史 > 正文

​历史评价焚书坑儒的影响(一场统治阶级的理念之争)

2023-08-11 15:52 来源:空喊网 点击:

历史评价焚书坑儒的影响(一场统治阶级的理念之争)

焚书坑儒,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文化浩劫,秦始皇也因此被儒家文人骂了2000多年。

事实上,焚书和坑儒是两回事,它们不仅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着各自的历史背景。

历史评价焚书坑儒的影响(一场统治阶级的理念之争)(1)

一、焚书——统治阶级理念斗争的结果

焚书始于公元前213年咸阳宫一场大宴会上儒家和法家的理念之争。

儒家诞生于西周早期,那时候以氏族社会为基础‚按照血缘的亲疏分封天下‚建立大小强弱不同的血缘管理网络。由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由大宗而小宗而支宗,治国理念以“礼”为主。

法家诞生于春秋末期,各国实行变法,废除血缘身份,以耕战优劣实行赏罚升迁,为达到“中央集权”的政治目的,治国理念以“刑”为主。

历史评价焚书坑儒的影响(一场统治阶级的理念之争)(2)

宴会上,不少博士对秦始皇歌功颂德。

仆射周青臣(法家)站出来歌颂:“从前秦国土地不过千里,仰仗陛下神灵圣明,平定天下,驱逐蛮夷,凡是日月所照耀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把诸侯国设置成郡县,人人安居乐业,不必再担心战争,功绩可以传颂万世,您的威德自古及今无人能比。”

秦始皇刚开心一下,博士齐人淳于越(儒家)就上前说:“我听说商朝、周朝统治天下达千余年,分封子弟功臣,给自己当辅佐。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却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来救援呢?凡是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没有听说过。”

淳于越说完这些之后,又顺便抨击了一下类似周青臣这样的人,称他们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只会加重秦始皇的过失,不是忠臣。

在这样的场合中,儒家和法家都能互相抨击,可见,此时儒法之争已经进行到了白热化。

历史评价焚书坑儒的影响(一场统治阶级的理念之争)(3)

秦灭六国后,建立了全国中央集权的专制独裁统治,政治上的专制集权制必然要求与此相一致的统治思想,而秦始皇本人就是一个具有法家思想的皇帝,也想借此机会达成思想统一。

丞相李斯深谙帝意,就在宴会上冒死进言:“三皇五帝,夏商周,每个时代的制度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也是根据时代变化而变化,如今陛下统一天下,建立起万世不朽之功,法令就应该出自陛下一人。”

继而他又挑拨说儒生以古非今,质疑朝廷法令,结党营私,大大削弱了秦始皇的威势,应该禁止这种情况,而采取的手段就是焚书。

秦始皇看到时机成熟,制曰:“可。”

历史评价焚书坑儒的影响(一场统治阶级的理念之争)(4)

由此,焚书活动开始展开。

虽说焚书是秦始皇为统一政治思想采用的粗暴手段,但是也不是什么书都焚的,其理论指导主要来源于商鞅和韩非,他们都认为法令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臣民必须无条件执行,官吏要学习法令刑禁,百姓应致力于农工生产,特别是韩非提出的“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师,以吏为师”。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焚书活动分三步走。

第一步为烧书,将儒家经典、其他诸子百家所著经典以及除秦国史以外的史书焚毁,只保留下医药和农业方面的书。

历史评价焚书坑儒的影响(一场统治阶级的理念之争)(5)

第二步为禁书与禁言,由于很多书籍在百姓手中,烧书很难进行彻底,所以需要禁书和禁言。

禁止百姓藏书,使偷偷藏书的百姓不敢公开传阅;禁止百姓讨论,使某些被背诵下来的经典难以口口相传,这基本限制了学说在民间的流传。

第三步为禁学,不允许私塾的存在,采用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学习需要去官方学院,这意味着教育事业严格服从国家意识形态。

历史评价焚书坑儒的影响(一场统治阶级的理念之争)(6)

不可否认,焚书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国家统一、巩固秦朝统治,但是,这样一种粗暴的文化专制政策,使得秦朝丧尽民心,结怨天下,为国家快速灭亡埋下祸根。

二、坑儒——半真半假的历史

坑儒一事,发生在公元前212年,最早记录于西汉初年的《说苑•反质》。

大概事情是以侯生、卢生、韩众等为首的方士们,为秦始皇寻找仙人仙药不果,为逃避处罚,纷纷逃亡,引来秦始皇的怒气和追究。

秦始皇以“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派官吏去一一审查,这些人辗转告发,一个供出一个,最后牵连出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将他们全部活埋在咸阳,以警示后人。

历史评价焚书坑儒的影响(一场统治阶级的理念之争)(7)

抓捕中卢生跑掉了,只抓到了侯生,秦始皇打算对侯生处以车裂之刑。而接下来就是这个故事的高潮部分了。在行刑时,侯生临危不惧,置死生于度外,而且大义凛然,他严厉谴责秦始皇的暴虐不道,尖锐指出秦坐而待亡的灭国危机。

秦始皇急忙问他有没有改变的方法,侯生反问秦始皇能不能做到尧和禹那样,不能的话就没有希望救国了。秦始皇只能沉默不语,最后放了侯生。

三年后秦始皇驾崩了,秦二世即位,又三年秦亡。

历史评价焚书坑儒的影响(一场统治阶级的理念之争)(8)

《说苑》多为外出游说的方士们收集资料编撰,从这个 “坑方士”故事中可以看出这些游说方士喜欢自吹自擂,不能全部当真。

司马迁以这个故事为蓝本,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收录了故事开始的两部分,把侯生的壮举略掉,并几次转变方士的称呼(方士-文化方术士-诸生-皆颂法孔子),将“坑方士”变成了“坑儒”。

西汉初期,开始时为稳定局势采用了秦制,而局势稳定下来后开始采用道家的休养生息政策,儒家发展依然缓慢。

历经几任皇帝之后,儒家主动出击,他们瞄准了秦朝,将焚书和坑儒联系在一起,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形象,最后重新获得了统治者的同情和肯定。

到汉武帝时,儒家完全取代了“汉承秦制”的法家和休养生息的道家,实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历史评价焚书坑儒的影响(一场统治阶级的理念之争)(9)

尊重历史,客观评说。

焚书坑儒实现了秦朝思想的统一,是维护秦朝统治的强力手段。

但是,由于其手段激烈,钳制人们思想,堵塞了言路,且成为严刑酷法生长的土壤,加剧了秦朝的社会矛盾,最终加速了秦朝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