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喊网 > 历史 > 正文

​古代朝廷官员的俸禄怎么发(明朝官员俸禄是多少)

2024-04-24 17:55 来源:空喊网 点击:

古代朝廷官员的俸禄怎么发(明朝官员俸禄是多少)

数万名官员?你恐怕太小看古代官员的数量了。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月工资是发现金,要自己到单位财务那里去领,同时附赠一张窄长的工资条。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每月的工资都会按时打到我的银行卡上,然后我贷款的银行就扣走了,可比以前方便多了。

那么,在古代没有银行,官员遍布全国各地,交通又十分不方便,他们是如何领工资的呢?

古代官员的工资叫做“俸禄”,实际上是官员为皇帝进行统治所付出的劳动的一种物质报酬。从时间上它上起战国秦汉,下至清末,经过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官员俸禄的多少,往往与其品级挂钩,级别越高,俸禄越多,但在具体发放内容和形式上,历朝历代又有所不同。

俸禄的支付形式主要是实物和货币,辅之以土地和劳动力等。

给官员发放俸禄始于战国,那时候都是发粮食,之后的秦朝也是如此。因为秦代以“石”为最大量器,所以也用“石”来表示官秩的高低,比如丞相秩万石、御史大夫秩中两千石等,再低一些的还有千石、六百石、二百石一直到斗食。

到西汉建立后,俸禄制度仍旧效仿秦朝,执行的是“年薪”制度,但仍按月发放。很多人看到史书上写“年禄”两字,其实并不是按年发放的意思。

由于汉代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田租、口赋,租收谷粟,赋纳铜钱,因此按月发放的官俸,实际上西汉大部分时间给钱,而东汉则是“半钱半谷”。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所以以物易物比较盛行,官府的财政收入也主要是田租、户调,所以官员的俸禄中除了粮食之外,又加入了绢帛。而南方相对稳定,战乱较少,所以生产反而有所发展,官府在征收赋税时,就会允许百姓折钱,因此南朝的官员俸禄中,钱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此外,为了优待官员,从西晋开始,给各级官吏发放“菜田”、“田驺”,到东晋地方官授给“公田”,于是土地也成了官员的俸禄内容之一。

诸如此类,都是官员俸禄的重要补充,其数量有时甚至超过正俸。

总之,在隋朝以前,官员的俸禄主要是实物,而且州郡县等地方官员是“依户给俸”,就是根据官员所管辖的户数,给予不同的俸禄,并非完全按照品级。比如大家都是管理一个县,但因为战乱的原因,大县和小县的悬殊很大,工作量也天差地别,所以在俸禄上也就有所体现。

唐代时国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官员的俸禄,大致有禄米、俸钱、职田和禄力等项。唐朝前期基本实行年禄、月俸双轨制,年禄给粮食,月俸主要给铜钱。

但是,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止,两税收入的钱,往往折布帛交纳,加上军费支出现钱甚多,使得官员月俸钱也只能常以谷帛充给,所以基本上只实行月俸制。月俸虽仍以钱计算,但在支付时,常以谷帛等实物充给。

宋代官员的俸禄大体可分为正俸、加俸和职田三大类。正俸包括俸钱、衣赐、禄粟。俸钱按月支给,自使相40万文,下至郢、唐、复州内品300文;衣赐按年颁给绫、绢、布匹;禄粟月给,使相200石,至入内班官1石。

加俸主要有职钱和随从衣粮、餐钱等。提供职钱给在京职事官,自6万至1.6万,随月支给,是正俸之外的一项固定收入。

职田给外任差遣官,其数额多者40顷,少者7顷,“悉免其税”,雇人承佃,按乡原则“课租”收利。

明朝官员俸禄仍由实物、货币和土地三部分组成。

以洪武二十年(1387年)所定岁禄为“定例”,正一品岁禄米1044石,月给87石;从九品岁禄米60石,每月给5石。岁禄本色虽以米计,但发放时却或以钞折米,或以绢折米,且京官与外官有別。

至明中期,由于仓粮不足、货币税和一条鞭法的实行,官员俸给分为本色、折色两种。

简单说就是本来该发粮食、绢帛的,朝廷折合成银子或者纸钞发给你,因为“俸钞折色”之制的实行,纸币在明朝的贬值速度特别快,所以明朝官员的俸禄往往“歉薄”。

至清代,俸禄的支给,虽说是“银米兼支”,但主要以支银为主。俸禄的支给标准,也主要以银两来衡定。

纵观历史,官员俸禄的支给,开始是是粮食,后来加入绢帛,继而加入田地,最后统一到发放钱币。这个趋势,至今未变。

现在我们知道,官员的俸禄有粮食,有绢帛,有田地,有银两,成分非常复杂。如果是在京城的官员,当然可以到国库去领“工资”,可散布在国家各地的地方官员怎么办呢?

工资实行俸禄制以后,由于庞大的官僚体现,使得官俸在国家财政开支中日益加大。比如,汉哀帝时,佐史以上至丞相共13万多人,东汉时官员达到了15万多人。

三国时,蜀国有官吏4万人,吴国有3.2万人,魏国仅中央官就有1万多人。到了唐朝中后期,全国官员达到了37万人,平均每7户就要供奉2个官员。

这些还不包括那些有爵位的家族,他们世袭爵位,俸禄比官员只高不低。因此,俸禄对国家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碰上用兵较多的年代,发不出“工资”也是常有的事,明朝时甚至有的官员领不到工资,一家人被活活饿死。

为了缓解财政压力,从宋代开始,中央只负责京官和地方长官的俸禄,地方官所属的胥吏的俸禄,就由地方官府自行解决。

打个比方,某县的知县、县丞、主簿等官员由朝廷发工资,而其他人就有本县自己解决,比如捕快、师爷等等,这些人吃的是“县财政”。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好理解了。在京城的官员,自己到日子就可以国库领俸禄,朝廷对每个人的俸禄标准都有记载,按标准发放就是了。

而在各大城市任职的高级官员,则需要到各自城市的国库、粮仓去领俸禄。要知道,国库不仅设在京城,在各大城市都是有分号的,同样储备着大量的粮食、绢帛、银两等等物资。

比如赈灾的时候,往往并不需要从京师运银两到灾区,而是从就近的国库调拨。所以,这些官员只需要自己到最近的地方国库去领工资就行了。

那么,还剩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是在偏远地区的官员怎么办呢?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让他们每个月出来领一次俸禄也确实难为人。

不过,因为这样的官员数量并不多,所以朝廷或者上级官府会派专人为他们送去相应的俸禄,到时候只需要签字验收就行了。

而且,偏远的地方,往往“天高皇帝远”,地方官有很大的权力,随便搞一搞,维持生活还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朝廷也不会每个月都送,往往是半年或者一年送一次,并不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综上所述,古代虽然没有银行,但通过散布全国各地的国库,也可以实现按时发“工资”,尽管远不如现在直接打钱到银行卡方便,但不能不说古人的智慧真的高,各个国库之间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配,使得官员俸禄能够及时发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