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喊网 > 八卦 > 正文

​演员陈道明特立独行的文人生活

2023-11-19 00:00 来源:空喊网 点击:

演员陈道明特立独行的文人生活

陈道明

留着胡子的陈道明,温文尔雅,侃侃而谈,不时冒出一点书生意气。他就静静地坐在记者面前,让人感到他的淡泊和宁静。

1971年的一次“逃亡”,一次选择

我那时对职业有三个梦:一个是医生,因为我们一家子医生;另外一个是外交官;第三就是律师,就这三个。如果现在我来选,我真是不太可能会考戏剧学院之类。———陈道明

陈道明步入演艺界只源于一次“逃亡”。

1955年,陈道明出身于天津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医学专家,从事医学理论研究,具有丰厚的文化修养。这让陈道明至今佩服不已:如对于古典诗词,你念了上句,父亲下句就脱口而出。“文革”之后放老唱片,京剧戏文,上句一来,他下句就跟着走。

父亲并不希望陈道明当演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陈道明也根本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走向这么一条演艺之路,更没有想到今日可以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优秀演员。陈道明说:“我那时对职业有三个梦:一个是医生,因为我们一家子医生;另外一个是外交官;第三就是律师,就这三个。如果现在我来选,我真是不太可能会考戏剧学院之类。”

记者多次向陈道明问起他中学以前的生活,他说,真的很平淡,什么也不突出,更没有冒出什么表演天赋的苗头。但历史往往充满了戏剧性。陈道明在天津十二中上中学的时候,遭遇“上山下乡”的大潮,陈道明非常害怕,怎么办呢?于是想到了“逃亡”。那段时间,部队的各个文艺团体都在招生,中学老师经常让陈道明去看看。

陈道明在学校并不属于文艺骨干,甚至不是学校宣传队的,对当演员没有太多的幻想。有一次,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来十二中招生,陈道明表示坚决不去。老师就动员了跟陈道明特别好的三四个同学,把陈道明“押”到考试所在地的宣传队。

当时天津人艺有三四个老师来主持初试,宣传队的人先考,陈道明他们就在外面等着。宣传队都是能歌善舞的那些人,他们各显神通,很快考完了。

最后主考老师问:“还有没有人?”陈道明的三个同学说:“这里还有一个。”同时把陈道明推进去了。陈道明说:“我不考,我不考。我不会,什么都不会。”于是扭头就走。

陈道明这一“扭头”,引起了老师的好奇:“回来,回来,你为什么不考?”陈道明说:“那是宣传队的事,我不是宣传队的。”

主考老师“不拘一格降人才”,开始了一系列的发问:

你会什么乐器吗?

———会!

你会跳舞吗?

———会!

说起来非常有意思,陈道明的面试居然都是别人代替的———所有的“会”都是那些铁哥们同学给抢答的。这些回答带着好玩,带着起哄,带着纯洁,回答得“理直气壮”。弄得陈道明浑身不自在,黑黑的脸蛋变得通红。

过了几天,天津人艺打电话来,让陈道明去复试。陈道明感到很纳闷:“我说这奇怪了,老师眼睛出毛病了,脑子有问题。”就去了,连续去了三次。很快,陈道明就收到了天津人艺的录取通知书。当时,他父亲并不愉快,一声长叹道:“接受这个现实吧,当个职业做吧,但是你能做别的时候,最好不要做这个。”

三十多年前的一次“逃亡”,“逃”出了一个当代中国很具实力的优秀演员。陈道明说:“我走这个路很正常。最初没想过这个职业,后来因为是躲避‘上山下乡’,然后就混进这个队伍。后来就到了戏剧学院,没有太离奇的经历。”

他甚至表示:如果再有一次当演员的机会放在他面前,绝对不会珍惜。

三十年来三十部戏一路“道明”

人生哪有都顺的,肯定有不顺的,顺是相对不顺而言的。比如具体的有一段时间,我演得完全没得演了,完全靠经验。怎么办?重新找我。找不认识的我,找没有挖掘的我,找没有表现的我。———陈道明

可以说,陈道明的演艺之路相对一帆风顺,正如他的名字。陈道明说:“因为我命好。我的心态一直比较好,没有觉得特别差,没有脱轨的感觉,没有什么再启动的感觉。我觉得始终在轨道上,但并不是跑得最快的。”

事实上,陈道明真正做到了一步一个脚印,光学员就当了十多年。这包括在天津人艺的七年和中央戏剧学院的四年,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十年磨一剑”。

面对记者,陈道明蓦然回首:“我们这一批跟现代演员不一样,我们就是从群众演员干起,真是群众演员,在舞台上,一句台词也没有。我们当时算是比较正常吧,这是一个势必要经过的路,当时心态跟现在不一样。没有想出校门就开奔驰,拍完片子就可以买房子,没有那个概念。我们也不能要求现在的年轻人像我们那么干。我们当时的投机性比较小吧,机会主义比较少。现在呢……其实演出这一行,是要靠机会,但不能把它变成必然。现在好像已经变成了必然的了。”

1982年,陈道明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工作。许多学员在中央戏剧学院当学生的时候就开始崭露头角,但陈道明依旧是平平。接下来,陈道明相继出演了《今夜有暴风雪》《一个和八个》,这两部片子影响都很大,其中《一个和八个》的摄影张艺谋和美工何群,更令人关注。但陈道明虽然演技不错,社会影响却鲜为人知。

《楚汉传奇》陈道明扮演刘邦

十年磨一剑,这剑还不够锋利吗?不!前两个影片只是陈道明牛刀小试而已。

1984年,陈道明正式拔剑出鞘。他在电视剧《末代皇帝》中主演青年溥仪,一举成名。这一年,陈道明二十九岁,已经有了十四年的从艺经历。1988年,作为《末代皇帝》的主演,他荣获第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九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末代皇帝》对于陈道明来说,无疑是开天辟地。

宝剑既已经出鞘,就无法掩饰其光芒。三十多年来,陈道明在演艺圈跌爬滚打,主演了三十多部影视剧,他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的大小奖项。他充分体会了一步一个脚印并且取得成功的快乐:“我喜欢的角色是《围城》《二马》《一地鸡毛》《黑洞》《康熙王朝》等。我觉得这里头能找到我创作中的兴奋点。”

陈道明真可谓一路“道明”。但他很清醒,他认为:“成功是相对的,一个演员不可能让所有观众都喜欢你,一部片子拍出来,不可能让所有观众都说你好。每个人观点不一样,生活观、价值观不一样,对你的片子的评价会不一样。所以我说,如果总共是十个人的话,一部片子,六个人喜欢,是非常优秀的演员,五个人喜欢是优秀演员,四个人喜欢是不错的演员,三个人喜欢是还可以的演员,两个人喜欢是一般的演员,一个人喜欢的演员也有,以后不要再混了。”

陈道明也有不“道明”的时候。陈道明说:“人生哪有都顺的,肯定有不顺的,顺是相对不顺而言的。比如具体的有一段时间,我演得完全没得演了,完全靠经验。”也许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出现了陈道明最不满意的作品如《寇老西儿》《上海人在东京》等。陈道明说:“我在这些作品中的表演,一点感觉也没有。我不会怨任何人。这是因为我没有金刚钻,就揽了这个瓷器活。怎么办?重新找我。找不认识的我,我没有挖掘的我,找没有表现的我。”

陈道明不满意的作品还有电影《我的1919》,尽管他因为出色地主演了我国外交官顾维钧,获得了“金鸡奖”和“华表奖”。但他认为:“可以拍得更好,但因为上马的时间不宽余,资金也不很宽裕,境外拍摄有很多困难,来不及去揣摩了,就完成了。从表演上来讲,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成功的地方。”

对此,陈道明颇有感慨地说:“教训肯定是有,演员有时候往往身不由己,各种关系、朋友,各个方面,也有为五斗米折腰,这个职业并不是很纯粹、很高尚,我也不是各方面很坚定的人物。”

陈道明因《末代皇帝》而出彩,而在《围城》中,他炉火纯青的表演,使他声名远播。可以说《围城》是陈道明最为精雕细琢的一部。

《围城》是著名作家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在高校和文化圈影响很大,电视剧《围城》开播使它家喻户晓,在全国掀起一股“围城热”。

现在的演员,没有什么戏不敢接,没有什么角色不敢演,但陈道明偏偏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导演黄蜀芹请陈道明主演《围城》,陈道明推辞再三,担心演不好。因为他在高中就熟读《围城》,他深知文化昆仑钱钟书原著的分量,主人公“方鸿渐”这一角色重大,性格复杂,很难把握。

但导演黄蜀芹早就吃定他了,根本没有考虑找个替补。尽管黄蜀芹并不认识陈道明,但看过《末代皇帝》。陈道明刻画人物的传神、细腻、到位和幽默,都让黄蜀芹大加赞赏。并且,陈道明本身是一个充满书卷气的人物,而方鸿渐就是一个性格复杂的知识分子。

《围城》成了陈道明花了精力最多的一部戏。首先是戏的分量重,几乎每集都有陈道明的重头戏;第二是陈道明主演的方鸿渐是剧中绝对一号,性格复杂,经历曲折,一不小心就会走样。陈道明就喜欢这样的带着小人物性质的角色。陈道明反复研读剧本,认真做笔记,同时准备了多种方案,甚至不少戏都实地拍出了多个版本,最后让导演选择。

黄蜀芹是这样评价陈道明的:“陈道明,他人聪明,悟性强,肯用功,又能体恤别人,整部戏他戏码最重,但无论是主要还是次要演员,他都能很好合作。在剧中,他是中心人物,在拍摄现场,他也是中心人物,是一个表演、艺德都好的演员。”

许多读者认为,《围城》是陈道明迄今为止最好的角色。1990年,陈道明主演《围城》荣获了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三届学会奖,全国电影制片厂第二届优秀电视剧评选最佳男主角奖,第十一届“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1991年,他还获得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最佳男主角奖。

《围城》剧照

陈道明并没有沾沾自喜。他认为:“机会是致命的。演《围城》,如果当初找的不是我,找一个别人,他也可能演得不错。这个行业没有参照物,你演出来了,就先入为主了。所以我始终认为,机会和努力各占百分之五十,促成了你的辉煌。可是更多的人,是只有那百分之五十的努力,没有那百分之五十的机会。”

但同样一部知识分子题材的《二马》却让陈道明伤了心。在这部根据老舍名著改编的电视剧里,陈道明表现出甚至比《围城》更炉火纯青的演技,赢得了看过此剧的人的一片叫好。但看的人偏偏很少。对此,陈道明多多少少感到非常痛心:“《围城》之后我感觉《二马》好。因为年代不同了,人们都看《还珠格格》去了,谁看《二马》呀,对不对?我觉得从创作状态、信息量,到宽容度,《二马》比《围城》不差,甚至我更喜欢《二马》,但是现在不是《二马》年代了,同样现在如果播放《围城》,跟《二马》的命运是一样的,现在咱们的电视,完完全全已经成方便面了,全变成填饱肚子。”

陈道明甚至有点愤愤不平:“所谓的收视调查是什么?要是播三级片,肯定收视率最高。由此可见,电视里都是一些什么剧。不能观众要什么你就给什么,要不怎么强调文化导向呢?但我也不拧着市场,尽力而为吧。”

清初的一代伟帝康熙和末代皇帝宣统,陈道明都成功地出演了。正在热播的《康熙王朝》,充分展示了陈道明游刃有余、举重若轻的实力。

《康熙王朝》剧照

与当初接拍《围城》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陈家林找他演康熙的时候,陈道明也是推辞的,“因为清宫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但经不住导演陈家林的劝说,才同意看看本子,一看就放不下了。陈道明认为,这部戏解释帝王的角度与其他的清宫戏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从宫闱爱情、宫廷斗争等寻常的题材入手,而主要写的是有关康熙治国和用人之道。

对于康熙这一角色,最高的呼声自然还有焦晃。总制片人刘大印宁可得罪投资商和承受官司败诉,也要起用陈道明,可见他对陈道明的信任和期待。陈道明说:“当初我确实不知道剧组已经找了焦晃。《雍正王朝》这部剧很遗憾我没有看过。此‘康熙’与彼‘康熙’其实毫不相干。大家都是干活儿,他吃他碗里的饭,我吃我盘里的餐。”

在这部片子里,陈道明把一代伟帝康熙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他的王气、霸气和智慧。最让陈道明感到高兴的是,剧本里和小说原著里都没有用太多篇幅来描写康熙的儿女情长,因为年轻的时候他就不喜欢演谈情说爱戏。对于陈道明来说,他戏中印象最深的是,乾清宫里正大光明殿上康熙怒斥受贿群臣的戏。那场戏,充满了现代感。

在拍摄的时候,陈道明总是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同时感染着大家。他并不满足于简单地背台词,而是随时进行创造和发挥。比如当康熙得知“大阿哥”曾经被葛尔丹俘虏并一直隐瞒时,他痛心疾首地给了对方一个耳光———这耳光是陈道明自作主张打的,剧情并没有这样安排,“大阿哥”也不知道自己要遭遇耳光,因此一下子被打懵了。但陈道明演的毕竟是一代伟帝,他没有懵,又响亮地打了自己一巴掌。这临时发挥的两巴掌让所有的主创人员为之叫好。另外一出戏是,在朝廷军队屡吃吴三桂败仗、明室后裔朱三太子起兵、太监造反、宫廷大乱的情况下,康熙面临退位,这时索额图出了一个很丢人的主意,康熙一怒之下把茶水全泼在了索额图脸上———这个泼茶的动作也是剧本中没有的。这一泼,泼出了陈道明的十足的灵气。

《康熙王朝》开播后,收视率居高不下。陈道明出色的表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如一种意见是,“陈氏康熙”太生活化,不像历史正剧。还有一种意见是,“陈氏康熙”很像“陈氏蒋介石”。2001年12月20日凌晨1点,记者专门给正在浙江横店拍《英雄》的陈道明打电话,请他谈谈对这两个观点的看法。陈道明告诉记者:“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谁也不知道皇上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不是标准,皇帝在皇宫里,有百官顶礼膜拜,用不着再演架子。于是,我与导演达成一种默契,走生活化的路子,可能觉得不像皇上。皇帝究竟是怎么样子,历史学家也只是通过一些资料考据。只要没有大的历史失误,就可以当作一个历史故事片来看。康熙是半个在马背上,半个在龙座上,不像后期的皇帝,完全奢侈化、享受化。丰功伟绩是后人盖棺论定的,从不懂国事开始的一个成长过程,他也有软弱的、无能的地方。我认为,这个片子可以以两个标准看,有没有教育意义,好看不好看。凡是拍历史片,从秦皇汉武,到末代皇帝溥仪,哪个是正确的?我觉得电视剧讲的只是一个历史故事,相对真实就行了,不能够当成历史资料来看。”

陈道明说:“这么长的历史剧,难免有失误,有遗憾。我也看了许多人写的文章,很有道理。我也想‘亡羊补牢’,如果能改,一定改,但没法改了。”

针对“康熙像蒋介石”的说法,陈道明解释道:“至于蒋介石的形象,我觉得抱歉了。是否是蒋介石的形象给人太深刻了?应该说蒋介石像康熙。当时拍完‘康熙’再拍‘蒋介石’(《长征》),但‘蒋介石’先播。可能是我演技不够成熟吧,没有区分得太开。但蒋介石和康熙还是有相似的地方,同样是光头、秃顶等等。”

《长征》中陈道明扮演蒋介石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陈道明正留着胡子。原来,他这胡子是为秦始皇留的。当时,他正在浙江横店拍戏,他主演的是《英雄》中的秦始皇。记者两次请他谈谈有关《英雄》的情况,陈道明说:“因为我们跟剧组的合同有这么一条,宣传由他们统一进行。大概是他们的宣传策略是‘不宣传’吧,因此,我也不破这个规矩了。”但陈道明还是透露了一点,这是一个和原先的“荆轲刺秦王”完全不同的故事。另外,他觉得再次跟张艺谋合作,还是挺愉快的。

2001年,陈道明刚刚在电视剧《黑洞》出演一个具有黑社会背景的企业家。陈道明认为,这个人物极具挑战意味,他属于高层次的犯罪,他蜕变的过程虽不乏社会原因,但他的成长环境及抑郁的个性、人生经历等,也是他堕落的关键。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陈道明都在看犯罪心理学方面的书。

事实上,陈道明最喜欢演的角色不是皇帝,也不是反派,而是小人物。他说自己是性情中人,喜欢演一些有点小毛病的人,“能够玩味的人物现象而且具有典型性”。

陈道明艺术小档案

主要电影作品

1982年《今夜有暴风雪》

1983年《一个和八个》

1985年《烟壶》

1986年《屠城血证》

1987年《一代妖后》

1989年《八旗子弟》

1990年《关公》

1995年《舞潮》

1995年《桃花满天红》

1999年《我的1919》

2001年《英雄》

主要电视剧作品

1984年《末代皇帝》

1989年《樱花梦》

1990年《围城》

1992年《北洋水师》

1994年《一地鸡毛》

1995年《乱世青楼》

1995年《上海人在东京》

1996年《胡雪岩》

1997年《寇老西儿》

1997年《二马》

1998年《绍兴师爷》

1998年《女巡抚》

1999年《少年包青天》

2000年《康熙王朝》

2000年《长征》

2001年《黑洞》

2001年《大汉天子》

2001年《秦淮八艳》

获奖情况

1988年《末代皇帝》获第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第九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1990年《围城》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三届“学会奖”、全国电影制片厂第二届优秀电视剧评选最佳男主角奖、第十一届中国电视“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以及1991年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5年获全国“十大影星”称号并于1996年被授予全国电影协会表演成就奖

2000年《我的1919》获“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

2000年《我的1919》获第二十三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