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喊网 > 生活 > 正文

​定州松醪酒多少钱(中山松醪酒22度价格)

2023-10-29 15:30 来源:空喊网 点击:

定州松醪酒多少钱(中山松醪酒22度价格)

定州松醪酒是河北省定州市的一种传统酒类,是以高粱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而成的一种烈性白酒。根据不同的品牌和规格,定州松醪酒的价格也不同。一般而言,标准瓶装的定州松醪酒价格在50元到200元之间。其中,较为知名的品牌包括威龙、双沟、酒泉等,价格较为昂贵。而一些小品牌或者普通规格的定州松醪酒价格则在50元左右。总的来说,定州松醪酒的价格相比其他名酒品牌较为亲民,也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白酒。

1、定州特产是什么?

定州特产有中山松醪酒、定州鸭梨、定州焖子、定州猪、砖路豆腐等。

其中中山松醪酒以黄米为主料,外加三七、党参、杏仁等名贵中药,利用黑龙泉天然矿泉水酿制而成,被誉为“液体蛋糕”,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2、有哪些关于茶的诗词歌赋?

优质回答1:

关于茶的诗词歌赋有白居易的《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另外还有一些书中找到的关于茶的古诗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优质回答2:

答:有关茶的诗词赋你已收集了数千首,也许还有,民间流传的。尚未一一阅读。此夲人试作二首新诗,表示谢邀答。

绿茶

一壶清泉水,杯中绿蚁生。

口口留余香,闲谈画年轮。

和平鸽十月廿四日。

优质回答3:

依梦茶林醉人间,枯树吐芽披绿装。

香浓盛满杯杯情,凤凰天池留韵香。

作者:邢春生、17年.国庆

优质回答4:

您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茶诗词至少在万首以上。在钱时霖等编著的《历代茶诗集成》唐代卷、宋金卷中,共收集茶诗6097首,其中唐代茶诗665首,宋代茶诗5315首,金代茶诗117首,茶诗作者共计1157人。

另外几位朋友已经介绍了比较多的茶诗,小编在这里补充几首比较有特点的。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张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李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颜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皎然

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陆士修

这首是联句茶诗,由唐代颜真卿(其时官至吏部尚书)、陆士修(浙江嘉兴县尉)、张荐(史官修撰)、李萼(庐州刺史)、诗僧皎然和崔万(生平不详)等六人合写。

诗中说的是月夜饮茶的情景,各人别出心裁,用了与饮茶相关的一些如“泛花”、“醒酒”、“流华”、“ 疏瀹”、“ 不似春醪”、“ 素瓷”、“ 芳气”等代用词,用这种方式作成的联句茶诗,在茶诗中也是不多见的。

喜园中茶生

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这是写茶树的,有点跑题了。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节选

唐·卢仝(tong)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首诗也叫《七碗茶诗》,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重点的一部分,应该是蛮有名的一首茶诗。

品令·茶词

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记梦回文二首并叙

3、苏东坡人生的两大密码?

密码一:赵郡苏轼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署名时常署“赵郡苏洵”、“赵郡苏轼”、“赵郡苏氏”,有人误认为他们是赵县人。其实,“三苏”的祖上是栾城人,因为历史上栾城是赵郡属县。赵郡郡治所在地即今之赵县。赵郡始置于北魏,郡治平棘(今赵县),领平棘、房子、高邑、廮陶、元氏、栾城,东魏、北齐、北周沿旧郡,领栾城,隋初罢郡为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领13县,栾城为其属县,唐初改郡为州,栾城仍属之,唐大历三年(768年),栾城改属恒州(今正定)。

汉代的苏建,功封平陵侯,定居于陕西武功县,其子孙称平陵系,又称武功苏氏。东汉顺帝时,苏建八世孙苏章先后任冀州刺史和并州刺史,为官清正,摧权折豪。其子苏璿、孙苏琪在邯郸做官,有功于民,遂定居于栾城南赵村一带,成为赵郡苏氏之祖。赵郡苏氏繁衍到唐代,更是出了一位身居相位的佼佼者——苏味道。

苏味道(648年-705年),唐高宗、武后时期曾两度为相,处事委曲求全,模棱两可,但文学方面颇有成就,善诗歌,长于五言律,多写景咏物。其中《正月十五日夜》被誉为“千古元宵诗第一”。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拥立中宗复位,斩杀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苏味道也因党附于张氏兄弟而被贬为眉州刺史。不久,他又复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但尚未成行,就病死于眉州,终年58岁,朝廷追赠他为冀州刺史。归葬栾城,其墓所在地叫苏邱村。留一子居眉州,终成一脉。

苏轼在为其祖父苏序所作《苏廷(苏序别名)评行状》中写道:“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其先盖赵郡栾城人也。”

苏辙为其兄苏轼所作墓志铭中曰:“苏自栾城,西宅于眉。”苏辙本人文集即命名《栾城集》,可见对故乡的思恋非同一般。

所以说苏轼祖籍河北、祖籍栾城,是一个确凿的事实。

密码二:出守中山

时间流转到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历经名震京师、一帆风顺、乌台诗案、东山再起的苏轼,遭遇人生巨大的悲凉。这一年,56岁的苏轼相继失去了两个最重要的女人,一个是第二任妻子王润之,另一个是皇太后——政治上最重要的护佑者。一直亲近新党的宋哲宗开始亲自主政,作为旧党的苏轼立即被冷落,新党也趁机排挤他。苏轼早已厌倦了朝廷内的纷争,主动请求外放。哲宗顺水推舟,便把礼部尚书苏轼打发到了当时距离宋辽边界不远的定州(战国中山曾定都于此)任知州。

当年10月,苏轼走马上任。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荣辱得失看得太重,而是以“忘身忧国之心”(《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全力推行“丰财”、“择吏”、“强兵”、“富民”的主张。正如苏轼所说,“出守中山,谓有缓带之乐,而边政颓坏,不堪开眼,颇费锄治”(《与钱济明二首(之一)》)。一是整饬军纪、严明法纪、惩恶布新,查处了一批贪官污吏;二是强兵保境,组建了乡村民兵组织“弓箭社”,实行军民联防;三是扶危济困、开拓生产,实行灾年免税五谷、开仓贷米,候丰年以新还官。这一系列举措,造福了一方百姓,稳定了一方天下。

苏轼勤于察访民情。一天,他来到定州城北一带巡访,看到沼泽片片,杂草掩盖着沃土,灵机一动,责专人到南方运来稻种,并亲自向农民传授水稻的插秧、栽培和管理技术,使昔日的荒滩变成一块块稻田。过了些日子,苏轼下乡巡访又路过这里,听到农民在唱:“蚊子咬哇蚂鳖钻,挠洼苦哇插秧难,眼看水荒变成了米粮川。唱不尽的插秧歌,心里喜滋滋的甜。”他将词曲记录下来,稍加整理,定名为“插秧歌”。

任职期间,苏轼还广为植树造林。他非常喜欢北方的大槐树,曾在“雪浪斋”院里亲手栽种了两棵。历经千载,至今枝繁叶茂,东面那棵,侧枝向两侧伸展,犹如凤凰展翅;西面那棵则挺拔高耸,犹如神龙游天,故定名为“神龙”、“舞凤”。

在来定州的路上,苏轼见兵士们赤足涉水、松明照路的情景,十分惋惜本为“千岁之质”的松树被“斤斧”“摧而为薪”,便想物尽其用,发挥其酿酒之功能。到定州后,他就组织匠人用松枝和泉水“制中山之松醪”,并作《中山松醪赋》立碑传世。

一天,苏轼在中山后圃(今定州中学院内)偶得一石,黑质白脉,中涵水纹,宛若山水画卷,百泉涓涌、浪花飞溅,遂名“雪浪石”。苏轼得此石如获至宝,先后赋诗二首,其中一首写道:“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之后,文人骚客便纷至沓来,欣赏歌咏雪浪石。

4、苏轼的诗、书法、画之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优质回答1:

野狐试答

题主好,苏轼可谓历史上少有的全才,他诗、词、歌、赋、书、画、美食、佛法等样样精通。先比较一下他的书法,绘画,诗词,我再回答题主的问题吧。

一 苏轼的书法

苏轼说过“我虽不善书,知书莫如我。”苏轼确实很懂书法,但也确实在书法上没下多少功夫,书法在苏轼纯粹是余事。书法有道与技两个层面,技术层面规律性很强,有迹可循,可以效法学习;书法之道,比较抽象,涉及的比较广博。

苏轼的书法后世学习的人比较少,就是因为技的层面的东西少,道的层面的东西多。简单来说,苏轼是以学问道德来涵养书法的,他的书法是自然书写的成分比较多,单说书法技艺,他的水平应该在黄庭坚、米芾之下。如果四大家选一个来学,我选黄庭坚。

二 苏轼的画

苏轼是文人画的开创者,其实文人画开始于王维,在宋代有所发展,在元明清达到高潮。湖州画派,以画竹子有名于当时,文与可算是大当家,苏与其是中表兄弟,也喜欢画竹子,因为苏轼名气大,影响深远,也就常推苏轼了。

书法绘画在苏轼都是业余爱好,着力不多,以才学为之,虽然有名于当时和历史,如果要潜心学习书法绘画,苏轼的作品并非临习的好法帖。不过苏轼那种以学养艺,自然而出的书写和绘画方法确实是书画的最高境界。

三 苏轼的诗词

苏轼的诗词是苏轼留给后世最重的礼物。诗词记录了苏轼的人生,有着苏轼的思想情感,有着苏轼的精神人格,当然也有很多可以效法的诗词写作方法。

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者,写诗作词苏轼常不受成法限制,这对困于格律平仄中的诗词爱好者有着很大的启发。

总结

诗词文章是苏轼的主业,书画是业余爱好,苏轼对此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比较少,自然最有营养的还是他的诗词,当然我最喜欢的就是苏轼的诗文了。

优质回答2:

感谢邀请!

苏轼的诗、书法、画之中,我最喜欢书法

苏轼,宋神宗时期曾任祠部员外郎等,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又贬岭南。病逝常州,终年65岁。

苏轼学识渊博,聪慧,在诗、书法、绘画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境地。他的文章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诗词,开豪放派先河,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他又与父苏洵,弟苏辙,世称“三苏”。

在书法上,是“宋四大家”之一。对宋代书法“尚意”理论产生过很大影响。他擅长行草书,吸取各家之长,独创一派。

他的《黄州寒食诗帖》藏于故宫博物院。是被贬黄州时所作,其书写是,情感随笔意自然泻出,达到了艺术与内容的最高境界。后人称为天下第三书。

我更喜欢苏轼的《赤壁赋》

我临《赤壁赋》(文徵明临本)

结语:

我喜欢苏轼的书法,因为他的书法豪放、潇洒、姿媚,一气呵成,气韵贯通。非常喜欢。

优质回答3:

苏轼的诗词大气磅礴,豪放开朗;书法在酣畅笔墨中追求天真平淡,不刻意雕琢,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画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苏轼诗、书法、画都让人叫绝,但我更爱苏试的书法!

5、苏轼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优质回答1: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排遣孤独的情绪,无疑要向东坡先生学习。东坡深沉却不冗杂,曲高却不和寡,匍匐着身子却能卓尔不群,历经磨难依然达观自乐。他乐观而豁达,豁达而大度,大度而脱俗,脱俗而超然,超然而″羽化登仙″。东坡如一个无边无际的器皿,承接了所有的苦难和生命的滋味,穷其一生,将七尺之躯熬制成一服心灵之药。这服药不但医治了他那屡屡受伤的心,使其变得成熟且无比坚韧,也让后世那些在逆境中疼痛的灵魂,有了可以对症下药的良方。

有人说,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林语堂说:″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黄冈更是如此,我作为一个湖北人当然也是如此。

苏轼一生被贬,行踪遍布中国南北。但若要说究竟哪里最具苏子风韵,那不是眉山,不是汴京,也不是杭州,而是看似籍籍无名的黄州。古往今来,很多诗人、文人、政治家,受到了仕途打击,就一辈子陷在自己不得志之中,愤愤不平而无法解脱。但苏轼于黄州的琐碎生活中,做个农人躬耕劳作把自已放于乡野之间,在闲暇时间研究美食,与朋把盏言欢,竟然也把窘迫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在黄州,他意识到″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心境就此超脱于世俗之外。如果说宋朝是中国文化的″文艺复兴″,那么,黄州则是苏东坡一个人的涅槃。因此,没有黄州,就不可能有后来的苏东坡。

优质回答2:

苏轼因嘴碎被贬黄州,如此倒霉肯定是摩羯座的命不好;流放惠州,烤羊蝎子吃荔枝,结果痔疮复发;远赴海南,爆发野外生存技能,发现了生蚝,要求儿子保密,以防有人与他抢食。

公元1097年,卧于一叶孤舟之上的苏轼,正剥着荔枝唱着定州秧歌,看着风景踏着浪,漂洋过海去了儋州。

这个精神矍铄的小老头可能已经不记得这是他人生中第几次被贬了,从北京到海南,从川渝到蓬莱,在必死的路途上,他都能活出另一番滋味!

余光中老师曾说过,如果要找一个古人一起旅行,不要找李白,因为他太傲,不负责任;也不要找杜甫,因为他生活太苦,会很丧;要找就找苏东坡,因为他是一个有趣的人!

优质回答3:

苏轼是北宋时期成就最大、影响深远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因创造出乐观的理智诗境,而确立了宋诗格调的诗人。

苏轼出身于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他自幼好学,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故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二十一岁中进士,踏诗入仕途。当时,正是北宋社会危机四起,各种矛盾日益加剧的时代,一场改变的风暴正来临。苏轼也成为其中一员,写出了《进策》、《思治论》等文,提出一些革除弊病的要求和措施。但他的认识是肤浅的,没抓住“弊病”的要害所在,从而暴露了他的思想矛盾和守旧。故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站在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一边,攻击新法。因而被贬杭州、密州等任地方官,复因诗文得罪朝廷,被捕下狱。出狱后为黄州团练使。元祐中,旧党执政,召还任翰林学士等职,又与旧党发生分歧,再次外调杭州。到新党得势,又被贬惠州、琼州(海南岛)。一一OO年,遇赦北还。此年,死于常州途中,时年六十四岁。

纵观苏轼的一生,虽说他在仕途上屡遭打击,锦纶满腹,却怀才不遇,当政者没有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但苏轼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多方面的,这些成就,成为北宋诗人革新运动成功的标志,并使他取得当时文坛领袖的地位。

苏轼同父亲苏洵、弟苏辙同列“唐宋古文八大家”。他的散文,平易自然,文从字顺,反映了宋代古文运动的基本要求和发现方向。他的历史论文和奏议,如《上神宗皇帝书》、《贾谊论》等,明晰透辟,富于雄辩。他的山水游记,如《超然亭记》、《石钟山记》等,把描写、叙述、议论三者融为一体,结构工巧,笔致凝炼,姿态横生!他的赋,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对传统手法灵魂运用,文情酣畅,舒卷自如,象优美的散文诗。他的书札简帖也写得亲切有味。苏轼又是个杰出的诗人。他的诗,现存四千多首,题材极为广泛。最主要的,一是反映民生疾苦、抨击社会流弊。在《荔枝叹》中,对贪婪残暴的统治者加以无情鞭挞:“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鶻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干载。”在《吴中田妇叹》中。他描述了“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新泥”的灾年真景,表现了“悲歌为黎元”的可贵精神。而是写景咏物,抒发情怀。写景诗如《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寥寥数语,勾勒出初春的景色,给人以生意盎然的情趣。咏物诗如《红梅》,《双石》等,借物抒怀,真挚感人。在艺术上,苏轼的诗有独到之处。不少诗用浪漫主义手法,以奇妙的想象、出人意表的夸张,把形象描绘得传神生动。有的诗,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突然揭示出深刻的哲理,使人豁然开朗。有的又以议论为诗,矜才炫学,流于议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