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喊网 > 八卦 > 正文

​田连元个人资料:中国电视评书第一人,古稀之年不幸丧子,将儿媳当女儿来养

2023-12-13 10:03 来源:空喊网 点击:

田连元个人资料:中国电视评书第一人,古稀之年不幸丧子,将儿媳当女儿来养

田连元,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他是第一个把评书搬上电视荧幕的说书人,录制了大量的电视评书,比如《杨家将》、《水浒传》、《欧阳海之歌》、《隋唐英雄传》、《孙膑演义》、《书剑恩仇录》等评书,2012年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终生成就奖。

从懵懂的少年到评书泰斗,田连元是怎样一步步取得今天的成就?他和妻子刘彩芹风雨相伴几十年,却在晚年的时候,丧失了儿子,遭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打击。

儿子走后,田连元和老伴刘彩芹将儿媳当女儿,而今田连元走出丧子的悲痛了吗?晚年生活状况怎样?

01.

“醒木轻敲小扇翻,胸饶野乘口成篇。与君一席评今古,占毕诗书胜十年。”这是说书人的生动写照。

田连元,1941年出生于吉林长春的一个说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民间说书艺人,到了田连元这一代,任务自然也是说书。

还在五六岁时,田连元就接触了评书,那时候的他,跟随着父亲去书馆,父亲在台上说书,他就在书桌下听书,每次听到兴奋处就总想要伸头出来看,但只要他一伸头,父亲就打他一扇子,让他老老实实不许动。

等到20世纪五十年代,民间说书艺人地位下降,读了5年书的田连元,有些不想要承担说书人的身份了,立下了很多的志向,就是不想说书。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五年级时,父亲因为患病在床,这让田连元小学都没有毕业,就要辍学去学艺,去了父亲做艺的地方,在天津市最中心的地带。

学书要下功夫,田连元每天早晨5点起床,学弹、学唱、学说故事,再步行40分钟去找拳师学形意拳。

当时,辍学学艺时,田连元去师傅那里求起艺名。师傅让他去找师爷,他是一位清末秀才,问道:你都起了什么名字?

田连元说:有人给我起名叫田连池,我觉得水太多,还有人说,叫田连俊,可我并不俊。

师爷说:你们师兄中,天津有个张连仲,北京有个赵连甲,还有个马连登,这都是顺着科考这线上来的,金榜连登,连仲连甲,你就叫田连元吧。

经过多年的学习,17岁那年,田连元正式登台说长篇评书。那天在台下只有9个观众,父亲抱着三弦给他伴奏。一场书说下来,台下还剩下6个人。

下台后,田连元跟父亲说:“我干不了这个。”父亲回应道:“那你干什么去?”这让田连元无言以对。的确,能干什么啊?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了。

即便田连元对自己没有信心,但父亲就是认准了说书能养家。父亲生病了,田连元是老大,家里还有母亲、弟弟、妹妹,就指着田连元靠这个挣钱养家,要是改行,真的是无路可走。

为此,田连元很为努力,好学上进的他,靠着借读同学的课本,自学了完成了初中到大学的文科课程。

02.

还在天津学艺的时候,田连元没事就去旧书摊,一本书5分钱看一个星期,他什么都看,《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等,这样的泛读对田连元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哪怕是到现在,田连元还保持看书的习惯,他觉得读古今中外、晓世间万物,这是说书人终生的必修课。

凭借一点点的努力,这让田连元在评书界也小有名气。随着辽宁本溪曲艺团成立,刚好在四处招兵买马,工作人员慕名找到田连元,问他愿不愿意加入本溪曲艺团,田连元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

在那个年代,民间艺人都以入团为荣,这不仅仅是对个人艺术成就的认可,要知道,入了团就是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19岁那年,田连元进入到辽宁本溪曲艺团,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团里竟然不让他说书,而是让他去弹弦,因为团里不缺说书的,就缺弹弦的。

对于团里的这个决定,可以说让田连元的心凉了大半截,但他也无可奈何,只能服从团里的安排,即便内心再怎么不愿意,但还得老老实实的弹弦。

虽说这偏离说书,但却让田连元结识了刘彩芹,接连的合作,频频的接触,让他们都对彼此产生了爱情。

只是刘彩芹比田连元要大5岁,尽管田连元长得英俊帅气,但刘彩芹唯一可惜的是年纪有些小了。那时候,比较注重年纪,而且田连元的家庭负担很重,这让刘彩芹的父母都很反对这段感情。

为了证明自己,田连元每次都去刘彩芹家里帮忙,更是多次和刘彩芹的父母承诺,一定会给刘彩芹一个幸福的未来。

两个人的爱情,也深深地打动了曲艺团的同事,他们纷纷主动去给刘彩芹的父母做思想工作,最终,田连元和刘彩芹突破重重阻碍,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后,刘彩芹接连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为了家庭和孩子,刘彩芹逐渐淡出了舞台,反观田连元,在这幸福家庭的支持下,事业也一点点在变好。

03.

弹弦,这让田连元很是郁闷,但有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够暗中寻找机会。当时,本溪曲艺团在彩屯煤矿设置了一个书场,晚场却派不出演员。

因为场地偏远,演出完后没有公交车回家,只能演员自己骑自行车回家,加上深更半夜,这让很多演员都苦不堪言,所以没有人愿意去,这让领导很是犯愁。

得知这个消息,田连元十分高兴,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便找到领导主动请缨,这让领导一愣,要知道,田连元不但晚上要去说书,白天还得在团里弹弦,但田连元觉得年轻可以多辛苦一点,领导被他的真诚所打动。

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让田连元使出了看家本领,也在彩屯煤矿一炮打响,一部《隋唐演义》征服了无数观众,场场爆满。

尽管白天要弹弦,晚上还要去说书,这十分疲惫和辛苦,但田连元却乐此不疲。等到三个月后,《隋唐演义》说完了,团里还是没有人去,田连元求之不得,接着又去了。

在这个舞台上,田连元不但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同时也给团里带来丰厚的收入,这让领导和同事都对其刮目相看,从这以后,领导便让他专职说书了。

1966年,田连元受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邀请,录了两篇长篇评书,从那以后,田连元就成为了全国亿万听众的评书演员,艺术道路也豁然开朗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1969年,特殊年代的到来,让田连元也未能幸免,被下放去了偏远的农村里。虽然遭受到伤害,但田连元却将评书当成了业余爱好,让苦涩的生活变得光亮起来。

3年半后,田连元被调了回去,但期间也遇到过很多的波折,甚至还一度窘迫到变卖家产生活,所幸他坚持了下来。

1985年,辽宁电视台准备创办一个电视评书栏目,台长便找到了田连元,商定让他来演播长篇评书《杨家将》。

在当时,电视评书还是首创,以前从没有人做过,到底能不能成功,就连田连元心里也没有底。但是田连元知道,这是自己人生和艺术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次机遇,决不能够放弃。

为此,田连元还和台领导发生过多次争执,大胆创新的田连元,波澜不惊的演播了一个月,观众也没有什么反映,这才让田连元和台领导放下心来。

04.

有一天,电视台为了转播足球比赛,所以将电视评书停播了一天。没有想到,观众却不满意了,他们纷纷找到电视台质问:评书怎么不播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观众的反应,田连元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因为他知道成功了。要不是自己的坚持,这一天或许永远都不会到来。

随着《杨家将》的爆火,这也让央视和各个地方的电视台相继开设了评书栏目,而田连元更是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

2006年,央视的评书连播栏目停播了。那时候,田连元就已经很少录新书了,评书的收视率也在走向低迷。

对此,田连元说:评书停播不是评书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演员的问题。

彼时的田连元,已经65岁了,在评书界可谓是成就满满,随着市场的低迷,这也让他回归到晚年生活中。

他们的子女们都已经长大成人,组建了各自的幸福家庭,女儿在大学工作,两个儿子更是在本溪工作。

田连元和妻子刘彩芹对小儿子田昱很是宠爱,田昱继承了父母的文艺天赋,但因为属于引导和培养,让他没有走上演艺这条道路,好在他很争气,考上了公务员,有着稳定体面的工作,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对于田昱这个小儿子,田连元和老伴都很为骄傲,每次在北京工作完回本溪,都是田昱开车去沈阳将两位老人接回本溪老家。

2014年5月28日,距离端午节不远,田连元结束了在北京的工作,准备回本溪老家,和家人们团聚。他从北京出发到沈阳,田昱便开着车去沈阳火车站接父亲田连元。

这条回家的路,田连元和儿子田昱走过无数次了,车技熟练的田昱,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可没有想到,那一天却出了严重的车祸。

接到了父亲田连元后,父子俩都十分开心的回家,在回家的途中,却不料发生了严重的车祸,对方司机酒驾,导致田昱当场死亡,田连元重伤昏迷。

田昱开车没有什么问题,完全是因为对方。对于儿子田昱的身亡,这让田连元伤心欲绝,在昏迷的最后一刻,他知道是儿子救了自己,他说:人遭遇车祸时会本能地打左轮,但他打的却是右轮,应该就是为了救我。

对于儿子的举动,田连元悲伤的说:那一刻,我宁愿醒来的不是我。

05.

送别儿子,田连元和老伴刘彩芹都陷入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中。让田连元遗憾的是,他连儿子田昱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从重症监护室出来时,儿子已经火化了。

哪怕现实再怎么残酷,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田昱的女儿已经上高三了,未来,还需要田连元和老伴替儿子照顾儿媳和孙女。

在孩子们的劝慰下,田连元和老伴刘彩芹都慢慢走出了丧子的悲痛,回到了正常的生活。有客人来拜访时,刘彩芹会默默地烧水沏茶,田连元会陪伴客人聊天。

虽然这一切都看似平静,但只要脑海里闪过“如果小儿子还在”的念头,那平静就会在瞬间被打破,不由得潸然泪下。

虽然这么多年来,田连元和妻子刘彩芹也习惯了小儿子不在身边的日子。小儿子一家很忙碌,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和他们相聚。

儿子不在的时候,他们也不会那么想念,但人一旦真的离去了,点点滴滴的回忆都如刀割一般难受。

2015年秋天,田连元受邀拍摄了一则公益广告,主题是号召司机拒绝酒驾。从来不做广告的田连元爽快答应下来,他曾拒绝过很多商业广告,但这个广告不同,尽管是零片酬,但却能够警醒世人。

因为儿子的去世,这也让田连元对车陷入了恐慌,只要能够坐火车就肯定不坐车。要是别人来看他,他都会劝说对方不要开车,沉重的心理阴影无法消散。

车祸不但给田连元带来了心灵创伤,就连他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他减少了出门,亲友的探访也变得可贵。

慢慢的,田连元和老伴就待在家里,每次回到本溪,他们都会去儿媳家里,给儿媳和孙女带一些精美的礼物,更是将儿媳当成女儿一样。

而后,孙女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每当有时间,她都会看望爷爷奶奶,陪伴他们的晚年。也许在外人看来,田连元和刘彩芹都很正常,可内心的伤痛却从未抹平,而且这也会伴随他们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