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喊网 > 生活 > 正文

​岳麓书院建于哪个朝代(淄博这家书院始建于明朝,被誉为“沂水古八景”之一。)

2024-01-28 20:16 来源:空喊网 点击:

岳麓书院建于哪个朝代(淄博这家书院始建于明朝,被誉为“沂水古八景”之一。)

诗礼传家,治国平天下。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把读书看作一等一的大事。唐朝时期,

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由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书院开始出现。

清人袁枚在《随园随笔》说:“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

书院,曾伴着朗朗书声与淡淡墨香,成为名流学者们讲经论道之所和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没有一种形式能如书院呈现的这般自由。到了宋朝,书院进入繁盛时期,进入明清,书院更是蔚为大观,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

历史上,传播最为广泛,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四大书院”最为知名,你都去过几家?

应天书院

位于河南商丘

,前身为睢阳书院,由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公元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应天府书院”,并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公元1014年,应天府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南京书院”。公元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应天书院被誉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北宋立国初期,实行开科取士。当时应天书院的学生参加科举考试,登第者达五六十人之多。天下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而至宋州(今河南商丘)求学者络绎不绝,出现了“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其中就有那位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这是范仲淹在执掌应天书院时所作的《南京书院题名记》,足见当年应天书院的博雅学风和恢弘气势。

岳麓书院

创建于公元976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绵延千年而弦歌不绝,被誉为“千年学府”。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在岳麓书院,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枝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源泉,也是中国文化史上孕育思想、创新学术的基地,更是悠久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缩影。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在唐代(公元618—907年)时原为

李渤

兄弟隐居读书处,据文献记载,“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李渤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楼建亭,引泉植花,遂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取名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在此建立了“庐山国学”;宋(公元960—1127年)初扩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被誉为“四大书院”之一。北宋末年,书院毁于兵火,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出任南康太守,重建书院、延请名师、充实图书、亲临讲学,并奏请赐额及御书,书院名声由此大振,宋时著名的哲学家陆九渊、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讲学。

石鼓书院

位于湖南衡阳石鼓山,唐朝元和五年(810年),衡州秀才李宽在合江亭旁建房,并在此悉心读书,为石鼓书院建立之雏型。北宋宋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石鼓书院”匾额。

石鼓书院是一座千年学府,书院屡经扩建修葺,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等人曾在此执教,在衡阳培育了王居仁、夏汝弼、朱炳如、王夫之、曾国藩、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郦道元、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书院”的第四个存在争议,1998年,国家邮政局在商丘睢阳举办“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邮票所选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据了解是由于石鼓书院毁于日军战火,来石鼓书院实地考察的人只见山石、不见书院,而后改选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淄博沂源闵仲书院

淄博是齐国故都,齐文化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明清时期,淄博地区的书院落地开花,影响深远,如益都白龙洞书院、淄川康城书院、高苑崇正书院、淄川郑公祠书院、淄川般阳书院、沂水沂蓝书院、临淄闻韶书院等等,这其中有确切考证,建于明朝的沂源闵仲书院最为知名。

闵仲书院位于沂源县东里镇院峪村东北的松山脚下。旧属沂水县,故闵仲书院为“沂水古八景”之一。院峪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门生闵子骞曾在此潜心修学,观其位置而曰“上寺下院”,又因地处山峪内,故而得名院峪村。

据记载,闵子骞于公元前495年隐居鲁国的浮来山西寺(即今天的沂源县

东里镇院峪村北保安崮),

后又有孔子的另一得意门生仲由(字子路、季路)来此地,合力创办了闵仲书院,两人在此读书、育人。遗存的古迹有:圣人洞、晾书台、试剑石、洗砚池、圣人岭等,两人还在此地主笔撰成《齐论语》《鲁论语》。

明正德八年(1513年),沂水知县汪渊出资修复遗址,称闵子书院。至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沂水知县李汝楫因来此瞻仰,发现有子路晾书台,就上表呈请立祠祀之,并将闵子书院改称“闵仲书院”。

如今的闵仲书院虽然古旧,但依然可以触摸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文脉,想象着闵子骞和仲由在此讲学、著书的情景,怎不引发思古之幽情?在闵仲书院内有一寺庙,古称西寺,

红墙青瓦、斗拱飞檐、钟声悠悠。

据史书记载,该寺始建于五代后梁乾化(911年)、后唐天成(926年)年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

在闵仲书院内,有一方池井,曰洗砚池,旁边立一石碑,碑文介绍:墨泉,又名芙蓉泉,泉水清冽,久旱不涸。周围用石砌成方形水池,传说为闵子洗笔处。几百年来,

曾有众多文人墨客在

闵仲书院内

留下诗篇,其中

明朝成化进士、副使杨光溥的《闵公书院》最为著名:“人去多年壁已颓,空闻德行并颜回。侵阶有草遗书带,映雪无人拨简灰。古篆还余幽鸟迹,闲云犹锁故山隈。当年想避权臣召,特地应从汶上来。”